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又悄然而至
今年毕业展上会有哪些精彩作品呢?
下面小谷带大家看看今年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上视觉传达设计系有哪些精彩!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
School of art design
Visual communication
#2021 Graduate exhibition.
毕设作品
作品名称:“霹呲啪”噪音污染视觉综合设计
姓名:许甲阳
导师:梁哲
设计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城市的交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工作、娱乐等都变得更加便利,而城市的发展带来的噪声污染问题却日益严重。因此,重视噪音污染危害和想办法解决噪音污染,是城市规划的问题,也是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该主题分别用插画和图形设计的表现方式,从人类、动物,建筑物以及噪音的分类来设计,在噪音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人类、动物的健康体质和建筑物的完整性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通过用刺眼的色彩,夸张的插画和图形来表现噪音对一切生命体和非生命体造成的危害。希望我们可以减少噪音,保护环境。
作品名称:“一片羽”儿童口罩包装设计
姓名:张家宁
导师:卢建洲
设计说明:
当下口罩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用品,课题针对特定的人群进行口罩产品的外观设计,使口罩外观更加的多元化,让人们在购买时有更多样式可以选择。
一片羽口罩品牌主要针对年轻女生和儿童进行口罩产品及包装设计,一共有三个系列、九个主题,针对每个 主题绘制一张主题插画,共九张。根据形象元素进行对应的包装款式和口罩印花图案设计。
课题名称:来自未来的昆虫记-视觉传达综合设计
作者:李宁
导师:郭新生
设计说明:《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现代人的生活中已经很少与昆虫进行接触了,在不断发展的时代,未来的昆虫是否会变得与现在有所不同?使用生成艺术,根据使用不同的代码和公式让程序生成分形图像,将其解构,再按照昆虫的轮廓进行重组。
课题名称:觉·色
作者:董甜蜜
指导老师:黄珺
设计说明:二十四节气代表着气候的变化,影响着农事的安排,与茶饮健康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该设计以二十四节气的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为切入点与茶点文化相结合,并以中国传统色作为品牌的辅助色,创作完成系列设计,以此唤醒人们对节气和传统色的关注。
课题名称:“趣往宋潮”视觉设计
作者:王迎新
导师:陈晓莞
设计说明:如果有一台时光穿梭机能够让人穿越回古代,我一定会选宋朝。“趣往宋潮”也是去往宋朝,利用猫咪的形象代入进宋朝的生活,去看宋朝当时人们的市井娱乐活动,在图形和绘画手法上,力图通过新的表现形式传达新观点,吸引年轻人的注意,更多的了解到“宋潮”文化。
课题名称:“茶水间舞会” — 品牌设计
作者:熊宸涵
导师:高聪蕊
设计说明:随着生活的快节奏,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青年一代的上班族,不负生活的压力给自己带上了微笑面具,而在繁忙的工作中,茶水间是让上班族们感觉到放松的一个场所,以这种视角畅想在茶水间举办一场舞会,采用谐音的形式增加趣味感,如‘“舞”坚不摧——午睡十分钟,加班半小时(咖啡类)’来对应一个符合形象的饮品类别,希望给青年一代带来心灵的治愈,同时也呼吁大家多多关注这类人群。
课题名称:“意篆”字体设计
作者:廖思琴
导师:臧锐
设计说明:篆书在书法创作中的意义在于传达一种原始而神秘的美,启迪人们思索一些非常本源的问题,但是对于现代人来说,小篆存在着过于繁琐及难以辨识的缺点。 意篆字体设计主要增加它的可识别性,字体笔画修长、齐整圆润,减少小篆的繁杂笔画,最大程度还原篆体的典雅美感。
课题名称:“神奇动物在这里”插画及周边设计
作者:王靖童
导师:梁哲
设计说明:本课题的灵感来源为《哈利波特》与《神奇动物在哪里》世界观下存在的稀奇古怪的神奇动物们。这些神奇动物大多也是以我们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世界各地幻想中的生物为背景的,非常有趣。我主要采用彩窗玻璃的样式,将神奇生物的形象融入其中,并在神态和色彩上增添各自不同的特点,让这些生物们更显生动。
课题名称:无忧—基于老龄用户康养需求的APP设计
作者:刘欣雨
导师:彭辉
设计说明:老龄化问题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在技术迭代、学科跨界、老年用户快速成长的背景下,老龄化设计不仅关系到经济结构、人民生活,也影响着设计介入现实问题的角度和走向。该设计基于老龄用户的康养需求,从用户体验、行为策略出发,经过定量、定性用户调研,试图设计出符合其认知、感知及行为的具有良好交互效果的APP系统。
课题名称:“喜节粮缘”插画包装设计
作者:麦锦燃
导师:高聪蕊
设计说明: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民以食为天,食物算得上传统文化最通俗的载体了。我的设计从这里入手,把食物和节日结合以“喜节粮缘”品牌。把四大传统节日的传统小吃作为载体设计了一系列节日插画和包装设计。
课题名称:窥探下的“茧房” — 视觉设计
作者:周澳
导师:高聪蕊
设计说明: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发展,现代人越来越离不开手机,只要会使用智能手机意味着我们在使用它时我们就被大数据的算法所窥探着,网络作为链接自身信息和外界的媒介,网络信息技术算法的逐渐使越来越多使用智能手机的人被困在数据算法的茧房内,不同人群的兴趣爱好不同,窥探的内容也受到影响或改变,所以在同一应用软件内我们所看到的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希望通过该课题,呼吁大家不要被窥探的算法,困在自己的信息茧房。
课题名称:“弦•音”古琴文化主题性设计
作者:田文倩
导师:黄珺
设计说明:“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古琴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弹弦乐器,位于“四艺”之首。在当今以快著称的时代背景下,针对文人阶层消亡与当代古琴人文精神之缺失。利用视觉设计作为媒介来推广古琴文化,拉进大众与古琴文化的距离。
课题名称:“线索”书籍
导师:陈晓莞
作者:余杨
设计说明:纸质书籍文化以细腻的情感境界和独特的历史文化,一直吸引着人们,很多人对纸质书籍文化表示支持延续和期待创新。用书籍装帧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喜爱其文化的人们对它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体会到纸质书籍文化历史的韵味。随着网络科技的普及和人民精神需求的扩增,科普图书作为传统纸媒深受重创。发展纸质书籍也成了我们值得研究的课题,对于纸质书籍发展的除了取其精华还要锦上添花,做出创新与设计,赋予其更大的使命,也专注于纸质书籍原本的意义。
课题名称:无形捆绑 — 视觉综合设计
作者:卢雪晴
指导:郭新生
设计说明:长久以来,社会中一直存在着一种固有的模式化的审美。现今的社交网络正无限加重着人们对自己外貌的重视程度,容貌焦虑也似乎成为了网络时代中我们的“时代病症”,我们无形中都与这些审美模式捆绑束缚在了一起。本次设计通过书籍、图形设计与装置设计展示出当代社交媒体对人们容貌焦虑的影响和容貌焦虑的含义、影响、及以蕉绿商店中售卖的防焦虑商品传达出鼓励大家更自信、摆脱固化审美的束缚与容貌焦虑的观念。
课题名称:蝴蝶效应 — 儿童家庭暴力信息可视化设计
作者:李园园
导师:彭辉
设计说明:近年来家庭暴力这一社会话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相比成年人,家庭暴力对于儿童的影响更为久远且不易被察觉。如同蝴蝶效应,一个童年时期埋在心底的“因”,经过多年积压发酵,最终引发一场巨大的“海啸”。本设计以信息可视化的形式,聚焦家庭暴力和连环杀手等相关内容,试图清晰的展现出童年遭受的家庭暴力与犯罪心理之间的影响关系。以此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儿童家庭暴力,重视其心理问题,一起携手为儿童构建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
课题名称:“传统节日”插画设计
作者:曹倩倩
导师:卢建洲
设计说明: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其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为题材,以各节日里最具有代表性的节日元素为内容绘画制作,希望起到推陈出新的作用。
课题名称:“九色鹿”文创及衍生品设计
作者:王仪
导师:臧锐
设计说明:《九色鹿经图》绘于敦煌257号洞窟的西壁中部,是敦煌北魏洞窟壁画的经典之作。这幅壁画以精湛的艺术再现了“鹿王本生”的故事。此次设计以敦煌壁画中九色鹿的形象为原型,从古老神秘的壁画中提取元素与现代插画结合,再运用文创产品进行推广。将敦煌文化更好的展示给大家。
课题名称:-“我是一个小土豆”视觉设计
导师:郭新生
作者:赵立路
设计说明:当代人就更加着重于社会发展,不免忽视了生命中的细节。比如“李子柒”的“一生系列”就是通过记录很多农作物的一生,该系列视频以作物的播种为起点,纪录其从种子到成熟收获,最后烹为佳肴的全过程。然后让我们了解到这些农作物是怎么样成长,它的果实又是怎样利用的。想透过设计去认识这个世界最本质最朴实最生活的一些东西,就植物生长过程和植物本身为例,他们在这些方面有它独特的美。通过研究土豆的成长过程以及成熟收获的土豆,以创意手法的方式再现土豆的生长过程,和土豆本身在生活中除了作为美食的魅力也可以有意想不到的表达。从而通过土豆生长中的生命细节以及从土豆的一生中发现它朴实的美和他在生活中意想不到的创意表现。
课题名称:“锦衣罗裳”视觉设计
作者:朱雅琪
导师:高聪蕊
设计说明:中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汉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传承了几千年的美在现代社会应该如何焕发活力?
本套设计创作了十二个身着不同时代特色服饰的美人,或长袖善舞,或巾帼英雄,或骑射踏青,或端庄贤淑。并采用盲盒手办这种新潮的形式,调动人们对汉服的热情和兴趣。服饰配色方面在尊重历史的情况下选用了更容易让人接受的配色,在古典中体现现代,在现代中蕴含古典。
课题名称:“平权” — 女权主义信息可视化设计
作者:汤安琪
导师:彭辉
设计说明: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女权主义”这个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网络和现实生活中,不少人从性别视角批判时事,但是大部分人并不了解女权主义,以至于误解。该设计以信息可视化的形式对女权主义进行剖析,用时间线的方式,梳理出女权主义的生发和变化,并以花朵借物叙事来展现女权主义的相关内容。
课题名称:“脑洞研究所”视觉设计
作者:李莹
导师:陈晓莞
设计说明:在这个快节奏生活的时代,周遭过多的压力、激烈的竞争,让我们一刻不敢停歇。而我希望别让快节奏生活毁了我们的想象力,我们需要打开脑洞,尽情想象。自己在生活中也会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看到感兴趣的事物会脑补出一场大戏,这也是我的快乐源泉。所以想要通过艺术创作方式呈现自己的日常脑洞,给人们不一样的体验。
课题名称:“预防青少年犯罪”海报设计说明
作者:易真唯
导师:梁哲
设计说明:在我国社会犯罪中,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通过图像的运用,以艺术的方式,阐述所要表达的,使更多的人关注到青少年犯罪这一社会问题。我将抽象的绘画方式运用到海报设计当中,在创作的过程中,进行创新,进而得以发展,具有一定的创作理念,使海报的内容更加丰富有趣。
课题名称:陶生万物 — 仰韶彩陶纹饰创新设计
作者:檀芷嫣
导师:黄珺
设计说明:“陶生万物”,意指万物生长。游鱼、飞鸟、落花无一不是远古人类的自然观察对象。古人将对美的观察融入进艺术的创作当中,彩陶纹饰的造型特征、造型原理中蕴含的本质规律如今仍然可以被现代审美装饰所借鉴及广泛应用。本次课题选取仰韶时期的鱼纹、鸟纹、花叶纹三类代表性纹饰进行再创作,将其提炼、打散再构组成新图形,希望以这种方式赋予传统纹饰更多的可能性,将这份来自远古的自然趣味赋予新生机。
课题名称:“见者好运”插画及应用设计
作者: 张之贤
导师:卢建洲
设计说明:“见者好运”创意源于中国传统的祈福文化。今天的年轻人在生活中仍然有着强烈的祈福需求,只是传统的祈福形式正在从神秘的宗教仪式转变成为带有娱乐性的解压方式,其背后反映了人们对日常生活工作压力下的一种在焦虑情绪的转移与释放。
作品创作从这个现实需求出发,将传统祈福形式与插画相结合,创作一系列人物形象设计。并结合祈福形式将图案应用于产品当中。
课题名称:“放青松 — 以多肉植物为主体的品牌设计
作者:戴欣
导师:臧锐
设计说明:现代社会中人们更容易产生压力、焦虑、抑郁、暴躁等等负面情绪,所以我希望能够通过我的设计能给人们带来一些轻松感,从而更好的面对社会、面对生活。我选择以售卖多肉植物为主体的品牌设计,是希望能够以植物的力量来让人们放松,从精神上得到慰藉。
我将常见的多肉植物以形态分了八类,设计了八个图形,并以八种代表多肉的寓意绘制了对应的人物形象,以绿色渐变为联系将我设计的东西联系在一起。
课题名称:潺潺万里的斑斓
导师:陈晓莞
作者:付昊
设计说明:最古老的生物——鱼,伴随着潺潺万里的海底,流淌在水域里流动且灵性的美丽,以鱼各种形态种类的美进行信息设计,通过透明的亚克力材料和水彩的质感,表达其独特的美。
课题名称:情绪实验室
导师:卢建洲
作者:张宇琪
设计说明:随着科技化发展,城市化进展加快,生活环境的变化也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情绪压力不容小觑,人们时常忽略了自身和他人的情绪变化,久而久之日渐压抑,失去了沟通与情绪释放的能力,希望能够引导人们关注情绪变化,参考心理学的资料用基础图形对简单情绪进行定量,根据主观情绪进行情绪图构成。
主要展现形式为互动装置,此装置为根据我所定的公式参观者结合自己主观情绪将情绪成分放进我提供的容器中,通过大量的参观者参与可以营造一道情绪装置。
课题名称:《兜里的诗》绘本设计
作者:易桂英
导师:梁哲
设计说明:“诗歌遥远”是一种误解。诗歌从来不曾高高在上,并非只有少数人可以创作与欣赏。诗歌起源于人们对于生活的体察,当说话不足以表达我们对当下的感受时,诗歌就诞生了。”我用诗记录着我的琐碎与幻想。现在我将它们画成画,让它们再次鲜活过来。也许它们并不是你们阅读文字时脑海里想象到的样子,但这正是诗歌的魅力,可以让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解读,在脑海里产生独一无二的画面。
课题名称:津田记——品牌设计及推广
作者:蒋婧婧
导师:黄珺
设计说明:面对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美食可带来片刻的放松!越来越多的美食店坚信——等待即美味,时间成本在提高,美食成为快节奏生活中的顿笔。最终美食变成负担,逐渐美食被外卖模式同化,让美食简单化。
本课题是以自家经营的店铺——津天汤包馆,1999年落在江苏省盐城市,与我一同长大的,在当地也是小有名气。因新店开办,发现品牌没有深入人心,深入人心的而是旧地址,加强品牌并且进行推动才是解决之策。
通过自己的设计,给顾客提供美食的同时提供良好的就餐氛围和使用体验,让美食走进生活!让美味不受限制!
课题名称:“胃”!你好吗?— 综合设计
作者:刘雪静
指导老师:梁哲
设计说明:当代人尤其是年轻人有着许多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造成胃不适。
以钉子、辣椒、柠檬、铁丝等元素通过不同组合与构成方式形式装置模型,直观的表现胃痛、烧心、胃痉挛、胃酸、胃溃疡五种病症,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刺激。同时通过互动装置让大家了解到一些食物会给我们的胃带来怎样的影响。通过这次综合设计对向人们普及胃病的相关知识,引起大家对胃病的重视。
课题名称:呼吸之间
作者:孙冰晨
指导教师:臧锐
设计说明:“呼吸之间”是通过不同角度去解读呼吸,万物皆有呼吸,在身体的起伏中,我们获得了生命,但呼吸又不仅仅是生命,它是吐故纳新、是能量的转换、是生命的链接。把呼吸比喻成人生:出生、生长、成熟、共享、共生、转换、终止七个阶段,在作品中表现。
课题名称:“抵制贩卖人口”视觉设计
作者:吴思媛
指导老师:彭辉
设计说明:今年国际雷鬼海报大赛组委会与牙买加国家安全部合作联合发起了关于抵制贩卖人口主题的设计赛事,希望通过视觉艺术引起人们对这个社会问题的重视。此次设计以该赛事为选题,在纪实摄影与视觉图形的组合、打散中,从“虐待”、“贩卖”、“囚禁”三个方面对核心内容进行诠释,并以酸性设计加强画面的设计风格和视觉冲击力,希望以此唤醒人们对这一内容的关注。
课题名称:“ 慕容の席 ” 视觉装置设计
作者:杨双
指导老师:郭新生
设计说明:在快节奏、网络化的生活方式下,人们面对面的交流沟通越来越少,人与人之间也越来越难以互相感受到真挚而朴素的情感。
通过设计再创造的方式重新向人们表达诗人席慕蓉诗歌中真挚、浪漫的情感,让观者细细感受诗中包含的情。使用艺术纸、铁丝、亚克力等材料制作了视觉装置,目的是将诗歌中的意象画面再现于现实,从平面破土而出。
文章来源 | 郑州轻院艺设视觉传达系
图片来源 | 郑州轻院艺设视觉传达系
广东家居设计谷旨在打造家居全产业链创新平台,引领中国家居(产品)设计产业化,以“设计+”方式助力传统家具制造业转型升级,让设计“芯片”为产品赋能,从而让家居设计成为顺德龙江的特色名片,把顺德龙江打造成佛山市家居设计创新高地,最终形成国内首屈一指的家居设计全产业链集聚区。
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又悄然而至
今年毕业展上会有哪些精彩作品呢?
下面小谷带大家看看今年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上视觉传达设计系有哪些精彩!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
School of art design
Visual communication
#2021 Graduate exhibition.
毕设作品
作品名称:“霹呲啪”噪音污染视觉综合设计
姓名:许甲阳
导师:梁哲
设计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城市的交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工作、娱乐等都变得更加便利,而城市的发展带来的噪声污染问题却日益严重。因此,重视噪音污染危害和想办法解决噪音污染,是城市规划的问题,也是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该主题分别用插画和图形设计的表现方式,从人类、动物,建筑物以及噪音的分类来设计,在噪音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人类、动物的健康体质和建筑物的完整性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通过用刺眼的色彩,夸张的插画和图形来表现噪音对一切生命体和非生命体造成的危害。希望我们可以减少噪音,保护环境。
作品名称:“一片羽”儿童口罩包装设计
姓名:张家宁
导师:卢建洲
设计说明:
当下口罩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用品,课题针对特定的人群进行口罩产品的外观设计,使口罩外观更加的多元化,让人们在购买时有更多样式可以选择。
一片羽口罩品牌主要针对年轻女生和儿童进行口罩产品及包装设计,一共有三个系列、九个主题,针对每个 主题绘制一张主题插画,共九张。根据形象元素进行对应的包装款式和口罩印花图案设计。
课题名称:来自未来的昆虫记-视觉传达综合设计
作者:李宁
导师:郭新生
设计说明:《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现代人的生活中已经很少与昆虫进行接触了,在不断发展的时代,未来的昆虫是否会变得与现在有所不同?使用生成艺术,根据使用不同的代码和公式让程序生成分形图像,将其解构,再按照昆虫的轮廓进行重组。
课题名称:觉·色
作者:董甜蜜
指导老师:黄珺
设计说明:二十四节气代表着气候的变化,影响着农事的安排,与茶饮健康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该设计以二十四节气的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为切入点与茶点文化相结合,并以中国传统色作为品牌的辅助色,创作完成系列设计,以此唤醒人们对节气和传统色的关注。
课题名称:“趣往宋潮”视觉设计
作者:王迎新
导师:陈晓莞
设计说明:如果有一台时光穿梭机能够让人穿越回古代,我一定会选宋朝。“趣往宋潮”也是去往宋朝,利用猫咪的形象代入进宋朝的生活,去看宋朝当时人们的市井娱乐活动,在图形和绘画手法上,力图通过新的表现形式传达新观点,吸引年轻人的注意,更多的了解到“宋潮”文化。
课题名称:“茶水间舞会” — 品牌设计
作者:熊宸涵
导师:高聪蕊
设计说明:随着生活的快节奏,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青年一代的上班族,不负生活的压力给自己带上了微笑面具,而在繁忙的工作中,茶水间是让上班族们感觉到放松的一个场所,以这种视角畅想在茶水间举办一场舞会,采用谐音的形式增加趣味感,如‘“舞”坚不摧——午睡十分钟,加班半小时(咖啡类)’来对应一个符合形象的饮品类别,希望给青年一代带来心灵的治愈,同时也呼吁大家多多关注这类人群。
课题名称:“意篆”字体设计
作者:廖思琴
导师:臧锐
设计说明:篆书在书法创作中的意义在于传达一种原始而神秘的美,启迪人们思索一些非常本源的问题,但是对于现代人来说,小篆存在着过于繁琐及难以辨识的缺点。 意篆字体设计主要增加它的可识别性,字体笔画修长、齐整圆润,减少小篆的繁杂笔画,最大程度还原篆体的典雅美感。
课题名称:“神奇动物在这里”插画及周边设计
作者:王靖童
导师:梁哲
设计说明:本课题的灵感来源为《哈利波特》与《神奇动物在哪里》世界观下存在的稀奇古怪的神奇动物们。这些神奇动物大多也是以我们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世界各地幻想中的生物为背景的,非常有趣。我主要采用彩窗玻璃的样式,将神奇生物的形象融入其中,并在神态和色彩上增添各自不同的特点,让这些生物们更显生动。
课题名称:无忧—基于老龄用户康养需求的APP设计
作者:刘欣雨
导师:彭辉
设计说明:老龄化问题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在技术迭代、学科跨界、老年用户快速成长的背景下,老龄化设计不仅关系到经济结构、人民生活,也影响着设计介入现实问题的角度和走向。该设计基于老龄用户的康养需求,从用户体验、行为策略出发,经过定量、定性用户调研,试图设计出符合其认知、感知及行为的具有良好交互效果的APP系统。
课题名称:“喜节粮缘”插画包装设计
作者:麦锦燃
导师:高聪蕊
设计说明: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民以食为天,食物算得上传统文化最通俗的载体了。我的设计从这里入手,把食物和节日结合以“喜节粮缘”品牌。把四大传统节日的传统小吃作为载体设计了一系列节日插画和包装设计。
课题名称:窥探下的“茧房” — 视觉设计
作者:周澳
导师:高聪蕊
设计说明: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发展,现代人越来越离不开手机,只要会使用智能手机意味着我们在使用它时我们就被大数据的算法所窥探着,网络作为链接自身信息和外界的媒介,网络信息技术算法的逐渐使越来越多使用智能手机的人被困在数据算法的茧房内,不同人群的兴趣爱好不同,窥探的内容也受到影响或改变,所以在同一应用软件内我们所看到的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希望通过该课题,呼吁大家不要被窥探的算法,困在自己的信息茧房。
课题名称:“弦•音”古琴文化主题性设计
作者:田文倩
导师:黄珺
设计说明:“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古琴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弹弦乐器,位于“四艺”之首。在当今以快著称的时代背景下,针对文人阶层消亡与当代古琴人文精神之缺失。利用视觉设计作为媒介来推广古琴文化,拉进大众与古琴文化的距离。
课题名称:“线索”书籍
导师:陈晓莞
作者:余杨
设计说明:纸质书籍文化以细腻的情感境界和独特的历史文化,一直吸引着人们,很多人对纸质书籍文化表示支持延续和期待创新。用书籍装帧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喜爱其文化的人们对它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体会到纸质书籍文化历史的韵味。随着网络科技的普及和人民精神需求的扩增,科普图书作为传统纸媒深受重创。发展纸质书籍也成了我们值得研究的课题,对于纸质书籍发展的除了取其精华还要锦上添花,做出创新与设计,赋予其更大的使命,也专注于纸质书籍原本的意义。
课题名称:无形捆绑 — 视觉综合设计
作者:卢雪晴
指导:郭新生
设计说明:长久以来,社会中一直存在着一种固有的模式化的审美。现今的社交网络正无限加重着人们对自己外貌的重视程度,容貌焦虑也似乎成为了网络时代中我们的“时代病症”,我们无形中都与这些审美模式捆绑束缚在了一起。本次设计通过书籍、图形设计与装置设计展示出当代社交媒体对人们容貌焦虑的影响和容貌焦虑的含义、影响、及以蕉绿商店中售卖的防焦虑商品传达出鼓励大家更自信、摆脱固化审美的束缚与容貌焦虑的观念。
课题名称:蝴蝶效应 — 儿童家庭暴力信息可视化设计
作者:李园园
导师:彭辉
设计说明:近年来家庭暴力这一社会话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相比成年人,家庭暴力对于儿童的影响更为久远且不易被察觉。如同蝴蝶效应,一个童年时期埋在心底的“因”,经过多年积压发酵,最终引发一场巨大的“海啸”。本设计以信息可视化的形式,聚焦家庭暴力和连环杀手等相关内容,试图清晰的展现出童年遭受的家庭暴力与犯罪心理之间的影响关系。以此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儿童家庭暴力,重视其心理问题,一起携手为儿童构建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
课题名称:“传统节日”插画设计
作者:曹倩倩
导师:卢建洲
设计说明: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其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为题材,以各节日里最具有代表性的节日元素为内容绘画制作,希望起到推陈出新的作用。
课题名称:“九色鹿”文创及衍生品设计
作者:王仪
导师:臧锐
设计说明:《九色鹿经图》绘于敦煌257号洞窟的西壁中部,是敦煌北魏洞窟壁画的经典之作。这幅壁画以精湛的艺术再现了“鹿王本生”的故事。此次设计以敦煌壁画中九色鹿的形象为原型,从古老神秘的壁画中提取元素与现代插画结合,再运用文创产品进行推广。将敦煌文化更好的展示给大家。
课题名称:-“我是一个小土豆”视觉设计
导师:郭新生
作者:赵立路
设计说明:当代人就更加着重于社会发展,不免忽视了生命中的细节。比如“李子柒”的“一生系列”就是通过记录很多农作物的一生,该系列视频以作物的播种为起点,纪录其从种子到成熟收获,最后烹为佳肴的全过程。然后让我们了解到这些农作物是怎么样成长,它的果实又是怎样利用的。想透过设计去认识这个世界最本质最朴实最生活的一些东西,就植物生长过程和植物本身为例,他们在这些方面有它独特的美。通过研究土豆的成长过程以及成熟收获的土豆,以创意手法的方式再现土豆的生长过程,和土豆本身在生活中除了作为美食的魅力也可以有意想不到的表达。从而通过土豆生长中的生命细节以及从土豆的一生中发现它朴实的美和他在生活中意想不到的创意表现。
课题名称:“锦衣罗裳”视觉设计
作者:朱雅琪
导师:高聪蕊
设计说明:中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汉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传承了几千年的美在现代社会应该如何焕发活力?
本套设计创作了十二个身着不同时代特色服饰的美人,或长袖善舞,或巾帼英雄,或骑射踏青,或端庄贤淑。并采用盲盒手办这种新潮的形式,调动人们对汉服的热情和兴趣。服饰配色方面在尊重历史的情况下选用了更容易让人接受的配色,在古典中体现现代,在现代中蕴含古典。
课题名称:“平权” — 女权主义信息可视化设计
作者:汤安琪
导师:彭辉
设计说明: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女权主义”这个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网络和现实生活中,不少人从性别视角批判时事,但是大部分人并不了解女权主义,以至于误解。该设计以信息可视化的形式对女权主义进行剖析,用时间线的方式,梳理出女权主义的生发和变化,并以花朵借物叙事来展现女权主义的相关内容。
课题名称:“脑洞研究所”视觉设计
作者:李莹
导师:陈晓莞
设计说明:在这个快节奏生活的时代,周遭过多的压力、激烈的竞争,让我们一刻不敢停歇。而我希望别让快节奏生活毁了我们的想象力,我们需要打开脑洞,尽情想象。自己在生活中也会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看到感兴趣的事物会脑补出一场大戏,这也是我的快乐源泉。所以想要通过艺术创作方式呈现自己的日常脑洞,给人们不一样的体验。
课题名称:“预防青少年犯罪”海报设计说明
作者:易真唯
导师:梁哲
设计说明:在我国社会犯罪中,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通过图像的运用,以艺术的方式,阐述所要表达的,使更多的人关注到青少年犯罪这一社会问题。我将抽象的绘画方式运用到海报设计当中,在创作的过程中,进行创新,进而得以发展,具有一定的创作理念,使海报的内容更加丰富有趣。
课题名称:陶生万物 — 仰韶彩陶纹饰创新设计
作者:檀芷嫣
导师:黄珺
设计说明:“陶生万物”,意指万物生长。游鱼、飞鸟、落花无一不是远古人类的自然观察对象。古人将对美的观察融入进艺术的创作当中,彩陶纹饰的造型特征、造型原理中蕴含的本质规律如今仍然可以被现代审美装饰所借鉴及广泛应用。本次课题选取仰韶时期的鱼纹、鸟纹、花叶纹三类代表性纹饰进行再创作,将其提炼、打散再构组成新图形,希望以这种方式赋予传统纹饰更多的可能性,将这份来自远古的自然趣味赋予新生机。
课题名称:“见者好运”插画及应用设计
作者: 张之贤
导师:卢建洲
设计说明:“见者好运”创意源于中国传统的祈福文化。今天的年轻人在生活中仍然有着强烈的祈福需求,只是传统的祈福形式正在从神秘的宗教仪式转变成为带有娱乐性的解压方式,其背后反映了人们对日常生活工作压力下的一种在焦虑情绪的转移与释放。
作品创作从这个现实需求出发,将传统祈福形式与插画相结合,创作一系列人物形象设计。并结合祈福形式将图案应用于产品当中。
课题名称:“放青松 — 以多肉植物为主体的品牌设计
作者:戴欣
导师:臧锐
设计说明:现代社会中人们更容易产生压力、焦虑、抑郁、暴躁等等负面情绪,所以我希望能够通过我的设计能给人们带来一些轻松感,从而更好的面对社会、面对生活。我选择以售卖多肉植物为主体的品牌设计,是希望能够以植物的力量来让人们放松,从精神上得到慰藉。
我将常见的多肉植物以形态分了八类,设计了八个图形,并以八种代表多肉的寓意绘制了对应的人物形象,以绿色渐变为联系将我设计的东西联系在一起。
课题名称:潺潺万里的斑斓
导师:陈晓莞
作者:付昊
设计说明:最古老的生物——鱼,伴随着潺潺万里的海底,流淌在水域里流动且灵性的美丽,以鱼各种形态种类的美进行信息设计,通过透明的亚克力材料和水彩的质感,表达其独特的美。
课题名称:情绪实验室
导师:卢建洲
作者:张宇琪
设计说明:随着科技化发展,城市化进展加快,生活环境的变化也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情绪压力不容小觑,人们时常忽略了自身和他人的情绪变化,久而久之日渐压抑,失去了沟通与情绪释放的能力,希望能够引导人们关注情绪变化,参考心理学的资料用基础图形对简单情绪进行定量,根据主观情绪进行情绪图构成。
主要展现形式为互动装置,此装置为根据我所定的公式参观者结合自己主观情绪将情绪成分放进我提供的容器中,通过大量的参观者参与可以营造一道情绪装置。
课题名称:《兜里的诗》绘本设计
作者:易桂英
导师:梁哲
设计说明:“诗歌遥远”是一种误解。诗歌从来不曾高高在上,并非只有少数人可以创作与欣赏。诗歌起源于人们对于生活的体察,当说话不足以表达我们对当下的感受时,诗歌就诞生了。”我用诗记录着我的琐碎与幻想。现在我将它们画成画,让它们再次鲜活过来。也许它们并不是你们阅读文字时脑海里想象到的样子,但这正是诗歌的魅力,可以让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解读,在脑海里产生独一无二的画面。
课题名称:津田记——品牌设计及推广
作者:蒋婧婧
导师:黄珺
设计说明:面对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美食可带来片刻的放松!越来越多的美食店坚信——等待即美味,时间成本在提高,美食成为快节奏生活中的顿笔。最终美食变成负担,逐渐美食被外卖模式同化,让美食简单化。
本课题是以自家经营的店铺——津天汤包馆,1999年落在江苏省盐城市,与我一同长大的,在当地也是小有名气。因新店开办,发现品牌没有深入人心,深入人心的而是旧地址,加强品牌并且进行推动才是解决之策。
通过自己的设计,给顾客提供美食的同时提供良好的就餐氛围和使用体验,让美食走进生活!让美味不受限制!
课题名称:“胃”!你好吗?— 综合设计
作者:刘雪静
指导老师:梁哲
设计说明:当代人尤其是年轻人有着许多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造成胃不适。
以钉子、辣椒、柠檬、铁丝等元素通过不同组合与构成方式形式装置模型,直观的表现胃痛、烧心、胃痉挛、胃酸、胃溃疡五种病症,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刺激。同时通过互动装置让大家了解到一些食物会给我们的胃带来怎样的影响。通过这次综合设计对向人们普及胃病的相关知识,引起大家对胃病的重视。
课题名称:呼吸之间
作者:孙冰晨
指导教师:臧锐
设计说明:“呼吸之间”是通过不同角度去解读呼吸,万物皆有呼吸,在身体的起伏中,我们获得了生命,但呼吸又不仅仅是生命,它是吐故纳新、是能量的转换、是生命的链接。把呼吸比喻成人生:出生、生长、成熟、共享、共生、转换、终止七个阶段,在作品中表现。
课题名称:“抵制贩卖人口”视觉设计
作者:吴思媛
指导老师:彭辉
设计说明:今年国际雷鬼海报大赛组委会与牙买加国家安全部合作联合发起了关于抵制贩卖人口主题的设计赛事,希望通过视觉艺术引起人们对这个社会问题的重视。此次设计以该赛事为选题,在纪实摄影与视觉图形的组合、打散中,从“虐待”、“贩卖”、“囚禁”三个方面对核心内容进行诠释,并以酸性设计加强画面的设计风格和视觉冲击力,希望以此唤醒人们对这一内容的关注。
课题名称:“ 慕容の席 ” 视觉装置设计
作者:杨双
指导老师:郭新生
设计说明:在快节奏、网络化的生活方式下,人们面对面的交流沟通越来越少,人与人之间也越来越难以互相感受到真挚而朴素的情感。
通过设计再创造的方式重新向人们表达诗人席慕蓉诗歌中真挚、浪漫的情感,让观者细细感受诗中包含的情。使用艺术纸、铁丝、亚克力等材料制作了视觉装置,目的是将诗歌中的意象画面再现于现实,从平面破土而出。
文章来源 | 郑州轻院艺设视觉传达系
图片来源 | 郑州轻院艺设视觉传达系
广东家居设计谷旨在打造家居全产业链创新平台,引领中国家居(产品)设计产业化,以“设计+”方式助力传统家具制造业转型升级,让设计“芯片”为产品赋能,从而让家居设计成为顺德龙江的特色名片,把顺德龙江打造成佛山市家居设计创新高地,最终形成国内首屈一指的家居设计全产业链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