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展 | 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2021届毕业设计展—景观篇(一)

2021-06-11
20200624141708_73351.%E5%BE%AE%E4%BF%A1%E5%9B%BE%E7%89%87_20200624141650.gif



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又悄然而至

今年毕业展上会有哪些精彩作品呢?

下面小谷带大家看看今年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2021届毕业设计展上

环境设计有哪些精彩!



undefined




undefined

景观设计作品欣赏



孝义河滨水公园景观设计

作者:曾建

指导老师:王裴


城市发展因水而起,因水而兴。滨水景观已成为城市中独具魅力的公共空间。本案结合生态湿地修复手段进行土壤改良、水体净化、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场地生态环境。完善场地功能组织结构,提高场地活力,打造“生态孝义河,宜居凤凰城”

undefined
undefined

> >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 >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


undefined



合书流景

西华大学沱江河沿现景观设计

作者:吉玉琴

指导老师:徐澜婷


以人性化和生态化的理念设计校园文化景观,让校园文化景观的设计能够以开放姿态与社会连成一体,以展示校园“文脉、绿脉、水脉”三脉为核心,围绕“求是、明德、卓越”的校训,通过多层次展示整个园区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营造高层次、高品位的校园环境。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 >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


undefined



农业·科教

巴中元山镇中岭村观光农业园景观设计

作者:牟琳

指导老师:舒悦


本次农业景观设计的选址地点是在远离城市的乡村环境。设计思路是在“绿色”和“生态”概念日渐普及,农业和旅游业地位持续提升的今天,走观光农业发展的道路差不多成为“绿色经济”大背景下的一种自然选择。此次观光农业园的规划设计充分考虑到场地原有的农业生产资源基础,因地制宜加强对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农业园所处地区的地域文化与人文景观特点,以生态农业作为农业观光的基础,遵循“整体、循环、和谐、再生”的原则对观光农业园进行了景观规划设计。打造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场地的共同发展的绿色循环的观光农业园。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 >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


undefined
undefined

> >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



涅盘重生

四川自贡古佛镇煤矿厂区景观生态改造设计

作者:洪家佩

指导老师:舒悦


家乡古佛镇煤矿场矿区荒废多年,曾经的地下矿坑,焦炭堆放处,锅炉房等场地现已杂乱不堪,荒草丛生。曾有打油诗云“矿井败落藏野山,斗车草长飞鸟还蹉跎父辈求生地,长记苦难向明天。”古佛镇承载了老一辈太多的记忆,因此就本案,我希望通过景观设计的专业知识对场地进行植被的生态修复,实现场地的活力营造,打造一个以“乌金重镇”为基底,以生态修复理念为核心,将原荒废的煤矿厂区废地再生打造为可供古佛镇人民观赏、娱乐、休闲、集会、健康、工作、交流的工业遗址园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 >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

undefined

扫描二维码观看动画



神经元

蓓蕾社区多维景观空间更新设计

作者:罗超文

指导老师:曾筱


undefined


undefined



绿野之地

宜宾南岸东区水上乐园景观改造设计

作者:付斌

指导老师:吴浩


本项目旨在建立起健康的生态系统,架构城市与滨河空间的有机联系,形成健康又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绿野之地是集健康,休闲,文化,生态,服务于一体的社区公园。利用雨水的滞蓄过程,创造更丰富的生态系统,绿树成荫,花团锦簇,莺歌燕舞,营造适合人类的环境。出于对 自然的尊重,以低饱和、轻介入的手法去重塑场地,创造出自然纯粹的空间。使人体验到场地自身的精神场所和空间气质,重在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让公众并非以视觉参与进来,而是在场所中行走、停留、感.受、冥想,重新唤起人与场地之间的情感共鸣。设计营造了三重空间场景,“理想水系”、 “理想之桥”和“理想草坪”,-步-步,引领人们走向自然,寻向理想的精神岛屿。让自由生长之林,展现着自然的力量感。随外而内,从身体到精神,映射出生命真正的应有之意。曲柔的木栈道消隐了人与树林间的阻隔。人们在廊桥上行走、停留,体验从草坪、树梢、林端多维度的空间感受。灵动的桥、朦胧的雾、粗糙的石、质朴的草坪,以及树干婀娜的姿态和日月下光影的变化,都是这片“绿野之地”的动人场景。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 >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



方寸桃源

宜宾市人民公园景观更新设计

作者:李泓池

指导老师:吴浩


旧公园的景观更新改造属于“城市微更新”的一部分,在时代的发展中,人们的日常生活远远不能和十年前相提并论,于是老公园的景观、设施慢慢的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所以在原有基础上的更新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前期调查,对现有的存量空间——老公园进行活化利用,解决原来的问题,创建一个更好的、与周围环境相搭配的活动空间。在本次的设计中采用湖面水纹进行提炼,以水纹的曲线,水滴的弧面进行设计,尽量保留原场地的特征,不对场地的地形地貌做出较大的变动,设计时站在人群的角度上,以人为本,在现有的基础上完善功能区的分划,道路的新增,对场地原本乱糟糟的秩序有所制约等。不要小看这一个区域的改造,他的意义是对特定社区城市物质环境的改善,一个好的生活环境能够影响一个区域的居住率,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对周围建筑、环境及生活方式的满意程度都能影响附近的活力,所以这样的“微更新“项目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和经济复兴的意义。

undefined
undefined

> >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    > >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 >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



诗酒趁年华

射洪市湿地公园概念设计

作者:蒲覃琴

指导老师:吴浩


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景观提升的重要环节,同时还肩负着水环境治理的重要功能,涪江作为川东地区重要的水系,一直以来为沿岸文化交流与城镇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且拥有丰富的景观资源。随着景观层次的多样化与城市发展对山水格局的越发重视,都要求在城市风貌提升过程中重视自然滨水空间的打造,本次设计以涪江射洪段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景观策略为沿岸其他地区提供滨水环境设计参考。

undefined
undefined

> >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 >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



成都市成华区社区公园设计

作者:王锐

指导老师:吴浩


本方案社区公园基于“场景营造,社区圈融合”的设计定位,在景观设计中,利用折线形式的道路流线来划分和联系各个功能分区、景观节点,形成景观结构。通过运用折线的多种变化方式,由此产生的不同角度的转角和转折形式,可以使道路交通流线的行进动态极大丰富,既可以使游览者在行进过程中体会到节奏与韵律感,又可以通过流线改变景观视线方向,获得视觉与行动上的双重自由。

通过运用线条的连接呼应,使步行系统沿景观轴线展开、连接、交错,通过对场地的重新利用改造,针对不同年龄阶层的社区居民的活动需求,以邻里文化为底蕴,以社区生活为基底,注重打造具有生活记忆、活力向上、创新多元化的特色生活微场景,同时将公园环境向外发散,使其渗透进各个社区生活圈,形成社区与公园密不可分的交融感,从而达到对社区圈的恢复与扩展。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 >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



Arrietty的秘密基地

儿童自然乐园景观设计

作者:曹丁月

指导老师:王裴


针对目前都市少年儿童电子产品依赖成瘾及人际关系淡漠、生活能力低下等现状,本项目通过景观介入,以游戏和寓教于乐的方式,来弥补少年儿童与自然接触的不足,解决因自然缺失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心理问题。设计初衷是希望儿童在自然乐园当中感受自然,学会主动思考,以及释放儿童的天性,使当代的都市儿童能够相信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在自然中享受孩童们应有的自由。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引.留 

成华区107号仓库改造

作者:毛华萍

指导老师:吴浩


工业的发展带给人们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城市的日渐繁荣,同时城市结构也在悄然改变。随着工业技术的革新、城市的扩张、产业的升级换代以及人们对生存环境要求的提高,传统工业受到强力冲击,已经不适合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模式。本次设计以成都传统工业区为场地,对产业转型升级后的城市职能与社区营造做出研究。东郊文化创意集聚区内拥有占据成都几乎一半数量的工业遗址的十四处。结合成华区的规划与场地现状及周边环境提出规划和改造方案,仓库一〇七的将打造一个是“文化创意园区+创新社区+工业遗产”的复杂多样的空间,也是城市改造后成都东城区居民社区生活的延续。设计反映了历史故事和回忆的连续性,也反映了继承成华区历史背景的重要性。该计划将采用“天府成都·文旅成华”的布局,以探索城市的转型。将重新设计场地的功能空间和建筑形式,并建造一个文创园区+社区活动的参与性和互动性空间。

undefined
undefined

> >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 >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



公园城市背景下的金沙街道社区绿道

作者:王月婷

指导老师:曾筱


undefined



無住茶社室外环境改造设计

作者:陈聖琪

指导老师:魏允迪


本次無住茶社室外环境改造设计策略基于场地特性与肌理将结合禅意美学,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园林景观,同时突出無住茶社禅意特色,实现环境提升与经营创收双赢。设计思路如下:1.从整体出发,分大小环境。整体大环境看大的肌理,如基地前场按原有的场地肌理做保留、梳理与优化,尊重场地特性与降低造价,而建筑主体周边小环境以增加情趣为主,做精致庭院景观,服务使用人群。2.挖掘场地的文化与景观要素,形成景观轴线。依照场地性质将基地定位为禅意周末休闲农庄,同时满足使用功能的条件下,挖掘驿站文化,提炼文化元素。另外补种桃树,形成山涧桃花景观带,唤醒周围居民场地记忆,形成归属感。3.因地制宜,降低造价。梳理林下景观,整合农田肌理,配合茶社不同业态打造禅意庭院,营造舒适宜人的整体氛围,在生态友好原则的条件下,吸引客群创利营收,实现可持续发展。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 >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


undefined



邻聚

郫都区红光镇云凤苑社区景观改造设计

作者:林雯

指导老师:徐澜婷


随着近现代的城市发展,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社区担任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社区之间的环境与空间改造,已经成为现代设计的一种主流运动,但目前城市的旧社区街道面临着许多问题,例如休闲空间缺失,公共空间安排不合理、基础设施老化等问题,所以带着以上问题去创造一个属于现代的新型社区环境。结合云凤苑社区周边的便利交通条件与丰富的使用人群,围绕“复合空间”的中心思想,把当地的自然条件、人文历史运用到社区公共空间的改造上,使社区居民在物质文化及精神文明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在社区空间的再生设计上,构建民主共同参与的方式,运用现代的智能元素与传统的川西风格元素来营造一种休闲健身、休憩游赏、文化娱乐一体化的社区公共空间,以一种崭新的设计思路去改善社区环境,提高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动性,体现社区的独特魅力与趣味性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 >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


undefined



基于都江堰水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以都江堰茶房山居空间设计

作者:陈梦星

指导老师:尹涛


茶房山居基于都江堰水文化,重点表现水的传承,让留宿的人们可以更好的体验水的魅力,在发扬水文化的同时更要秉承“师法自然,创造大美”的设计理念,精心打造由山,石,房,溪,塘,竹,树,花等素材构筑的山水形胜,将旅游度假的多彩活动融入自然之美的斑斓画境当中。 水文化是景观设计中的核心组成要素,景观中的水体不但具有溶解有害气体的作用同时还具有调节空气湿度的生态功能,景观中的水面也是各种水生植物的成长领域,因此水体的设置实现了生态水环境以及植物生态环境,从而提高整个景观场地的绿化率与生态系统,使人们可以亲密接触水文化与自然植物。 因此,本次设计当中,对该项目融入了水景观、驳岸景观、流水线性道路景观、汀步景观。其中由动至静的流水性水景,在整个项目场景中,设计了阶梯状水景与周边场景道路和地形植被交错掩映,与规划项目区内遗留的湖泊水域相呼应,加入跌水景观,并采用流水流线型元素的设计,打造出层层相叠的动静结合形态的叠水,人为的营造出自然地势环境,并且与水文化紧密连接,打造出属于具有水文化特质的景观设计。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 >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



智美云之外·茶房山居

作者:毛凤群

指导老师:尹涛


依托都江堰市向峨乡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文基底、乡村振兴政策,抓住莲花峰旅游公路、蒲张旅游公路、紫宽旅游公路、向峨到虹口的旅游公路、成都全民休闲时代、都江堰城区的发展契机,导入山地森林、现代建设新成就、文化艺术等资源,提出绿色山林兼备提升身、心、灵的风景胜地,以强调身、心灵等全面性发展,除了一般身体生理层面的锻炼,并提供内在心灵的丰富机会,在身心动与静之间,同时吸收知识及获取养分。从侧面提出三主轴一中心的主题,及知性感观、心灵禅修、运动健身三主轴,生态景观一中心。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 >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


undefined



成都市郫都区“法治公园”景观改造项目

作者:徐浩森

指导老师:张林


本次设计为法治主题湿地公园,设计元素主要以水为主,充分利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完善各类设施,并将诸多公共设施的形态与呈现方式融入法治思维和观念,在保证作品完整性的同时不失美感和创造力。通过较为丰富的形式语言与内容展现进而烘托出水体和法治的融合,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景观设计中水的渗透力也在各种方面得以体现,如:滨水廊桥,滨水景观等,为了更好的将水文化与景观元素的场景融为一体,充分剖析水作为景观主体的文化内涵,并结合法治公园的具体特点及社会价值取向,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进行该景观的设计规划。

undefined


undefined



宜人宜居

小区景观设计

作者:唐琪岷

指导老师:张雪


项目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其环境特征是“辽阔安宁、休闲惬意、淡雅大气和返璞归真”。本方案的设计就是以此为基础条件,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无限美,再以独特地域特色的自然风貌为根基,融合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绿色自然的元素,再与建筑设计风格相辅相成,并加入自己所提取的元素,打造出一个宜人宜居的住宅生活小区。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 >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



农耕式景观与乡村振兴

金堂县两岸村现代农业体验园

作者:唐鑫宇

指导老师:周勇


成都市金堂县两岸村现代农业体验园设计项目,是基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任务,以发展乡村经济及美化环境为目的,集休闲娱乐、农事体验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体验规划方案。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 >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



“烟雨鹭洲”

邛海湿地景观改道

作者:黄璨

指导老师:曾筱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 >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



山水文化休闲广场景观设计

作者:李可星

指导老师:曾筱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 >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



作者:刘卓君

指导老师:曾筱


undefined


undefined



绿域

城市街道空间设计改造

作者:吴雪竹

指导老师:曾筱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 >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



虚拟现实公园数字景观设计

作者:陈辛芽

指导老师:王裴


在虚拟现实技术设备为依托, 一个在北极圈孤寂海洋 中的现实岛屿,又在此基础上加以一定想象和夸张的虚拟世界,总面 积为 1.8 万平方米。主要为想要身临其境地体验现实生活所没有的 虚拟美景以及用于电脑游戏场景开发的脚本,甚至服务于行动或身体 受限而不能外出旅游的人群等。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 >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


  E   N   D 



本文转载自“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图源网络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广东家居设计谷旨在打造家居全产业链创新平台,引领中国家居(产品)设计产业化,以“设计+”方式助力传统家具制造业转型升级,让设计“芯片”为产品赋能,从而让家居设计成为顺德龙江的特色名片,把顺德龙江打造成佛山市家居设计创新高地,最终形成国内首屈一指的家居设计全产业链集聚区。


本文章内附所有资料,包括任何图片、插图、设计图、文字描述、视频或其他资料,仅供参考识别或分享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销售/租赁合同内容,具体合同内容请以签署份书面为准。部分参考资料或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停用或删除。


undefined

undefined



粤ICP备20057904号-1  版权所有@hdvalley.cn  洋火科技支持  电话/微信:13517250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