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米兰 畅谈设计”广东家居设计谷第一期设计沙龙圆满结束

2020-07-16

     2019年5月29日下午,广东家居设计谷“设计沙龙”第一期正式启动,本次沙龙以“遇见米兰 畅谈设计”为主题,广东家居设计谷邀请了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经科局领导以及不同设计公司的设计师们相约一堂,畅谈设计。

    设计师们从三个角度——市场与设计、产品开发的新旧模式转变、知识产权保护探讨国外设计发展史给中国家具设计发展的启发。

    从市场角度来看产品开发,可将之分为三个阶段——刚需阶段、品质诉求阶段、设计引领阶段。

    第一阶段:刚需阶段,市场对设计及产品开发没有太大的要求,市场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即可,就像二十年前的家具市场,市场对家具的需求仅仅是皮沙发或者布艺沙发,无风格要求。

   第二阶段:品质诉求阶段。市场活力开始迸发,当物质需求转变为精神文明需求,消费者对于家具产品的需求也随之转变,从基本功能实现到美与个性的体验,以家具市场主力人群“90后”为例,他们希望家具可以符合自己的审美,偏向更个性、设计感、多功能性的家具,他们对同质化产品抱着宁缺毋滥的心态,也决定了他们不会为无亮点产品买单。由此造就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制造企业不认可无亮点设计,不为同质化设计买单。如果设计企业只闭门造车不抬头看路,不寻求消费者和市场的需求与痛点,那么注定成为不被市场认可的设计企业,从这种角度来讲,设计在一定程度来讲是屈服于市场、屈服于消费者的。只有走在市场前沿,通过调研讨论消费者需求、大胆预测市场走向并提前布局,设计才可以提前引爆市场、逐步引导市场。

    第三阶段:设计引领阶段,家具设计对市场拥有着号召力与感染力,设计企业从被动满足消费者需求变成了引导消费者购置欲望,消费者仅拥有选择产品的权力,却不能左右市场的趋势。以意大利家具设计为例,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师与制造企业到米兰家具展观展,学习、了解下一年家具的流行趋势,为设计寻找灵感,为制造需求方向。

    传统家具开发模式的痛点有三——成本高、开发周期长、市场反馈慢,新的开发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传统模式的痛点。

    传统产品开发模式要经历产品设计、打样、新品发布、展会展示、市场反馈、量化生产的过程,市场反馈处于开发模式的末端,产品在投放市场之前很难预判市场反应,开发投入高、风险大,而新的家具产品开发模式从产品设计、产品数据化、网络预售、市场反馈、打样、生产阶段,将市场反馈前置,反馈好继续下一步开发,反馈不好重新调整在投放,大大地减少了开发成本、降低了开发的风险。也正是家具产品数据化给网络预售带来了可能,也造就了电商行业的崛起。

    有的设计公司独辟蹊径:引入工业产品开发模式与工艺,借助工业产品开发工艺提升家具开发工艺的精密性与复杂性,借助工业产品开发模式将家具部件模块化,提升家具产品抄袭难度,降低了被抄袭的概率,有效地保护了家具企业的设计创意。当抄袭成为难题,抄袭者也将束手无策。

    产品开发中难以避免的问题就是专利申请与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既为发明者带来经济利益,也带来荣誉感和自豪感,带来物质与精神双向正激励。对比国外知识产权保护,目前有着三大问题:

    一是部分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淡薄,不注重专利的申请,导致被抄袭后无权可维;二是政府对知识产权的鼓励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对侵权的处罚力度与侵权收益来比,占比太小。以土耳其为例,在工业设计发展之初抄袭泛滥,加之政府监管不力,设计市场混乱,当政府意识到创新创意与工业发展的关系后,加大、加重对抄袭的处罚力度,违法成本的增加使得抄袭越来越少;三是一些企业秉承着“拿来主义”的念头,过分剽窃原创设计和知识产权,唯有借助媒体力量,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力度,才能真正的唤醒企业对原创设计的尊重,唤醒设计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

    对比工业设计爆款产品,总是围绕着用户需求痛点来谈设计,能够解决用户需求痛点的产品,旺旺能够引爆市场,而在当下的家具设计、开发过程中,往往以外观设计为重点,未能紧随市场脚步,探索解决用户需求点,笔者相信,未来能够站在消费者角度,将消费者需求与家具设计完美融合的设计才能成为引爆市场的爆品,才能成为市场的引导者。

    探索家具设计新模式、打开家具设计新思维、寻求家具设计交流新平台,下一期广东家居设计谷“设计沙龙”,我们不见不散。



粤ICP备20057904号-1  版权所有@hdvalley.cn  洋火科技支持  电话/微信:13517250496